注意,多人陷入诈骗陷阱,警方提醒!

返回列表 来源:集多猫

近日南昌市西湖区一居民在某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接到介绍工作的电话在添加对方公司人事微信后对方称要先实习3天随后便以要熟悉工作流程为由发来一个链接,要其下载软件并要求关注相关账号。

在完成后一系列操作后便给其发了一个红包随后,对方声称可以做认购单只要选择指定金额转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就能有提现

在前面几单都如约提现后本以为天上掉馅饼没想到在随后的提现操作时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补单他按要求完成后却被对方告知银行账户有误账户被冻结需缴纳解冻金,这才意识到被骗此时已损失了15万余元

警方提醒

求职中的这些陷阱千万注意

一、“培训贷”陷阱

不要轻易添加自称“老师”的陌生人微信,不要轻易参加打着“兼职赚钱“幌子的培训班,更不要轻易在陌生网页及平台上转账汇款、办理贷款。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培训贷”诈骗的情形,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涉嫌诈骗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识别要点

1.诱导办理“培训贷”“助学金”等各种名目的贷款

2.承诺学完可以接单赚钱

3.签订“不平等条约”

二、收费陷阱

收费是最常见的招聘陷阱之一,不少不良机构都会以押金、保证金等借口向求职者收取各种费用,得手后便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

识别要点

1. 对招聘职位许以高薪

2. 承诺工作很轻松

3. 面试很简单,轻易即可录取

4. 对方表现急切,要求你尽快交钱

三、中介陷阱

这类求职陷阱利用求职者渴望高薪职位的心理,许诺能够以特殊渠道得到心仪的工作,借此收取中介费和押金。

识别要点

1. 吹嘘门多路宽,无正规流程

2. 缴费后久无音讯或直接被拒

四、试用陷阱

一些不良企业,往往以试用期的名义骗取廉价劳动力,或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或是在试用期即将期满时以各种借口辞退求职者。

识别要点

1. 要求先入职,试用期满后再签约

2. 试用期内不予办理社会保险

3. 试用期所做工作与实际应聘岗位不符

五、协议陷阱

协议陷阱也是很多职场新人会踩的坑,黑心企业往往通过口头协议、拒签协议、签订霸王协议等方式,欺诈求职者。

识别要点

1. 找理由拒签就业协议书

2. 签订协议后借故收回

3. 在协议中添加霸王条约

六、扣押证件陷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的,要注明具体用途。

识别要点

扣留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在获得意外之财的同时有可能已经涉及违法犯罪